府际关系,是指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府际关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架构,不同的府际关系模式将会导致不同的国家治理绩效。中国是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地理面积相当于欧洲大陆,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的四分。之一,这种特殊的国情使得解决好府际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是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单一制国家。在秦始皇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历代封建王朝的府际关系都是在“大一统”基础上演进变化的,其基本制度模式为:
1.政治权。皇帝集一切大权于一身,实行一个人独治和绝对专制。皇帝控制着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设置权。
2.行政权。皇帝统率和指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以及一切官吏。皇帝发出的政令,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抗或坚持异议。
3.财政权。中央掌有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全部支配和决定权。地方的所有财政收入要审计上报中央。
4.官吏任免权。地方长官的任免,皆有皇帝控制。
5.军事权。皇帝直接控制军队,统一指挥调遣军队。
6.制定和执行法律。中央朝廷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皇帝拥有立法、执法、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历代封建王朝的中央高度集权体制,有时也会遭到地方势力的对抗和冲击。在皇权控制较弱的边远地区,一些地方势力就有可能蓄积力量,并伺机对抗中央朝廷,从而使国家经常陷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治乱循环中。但纵观历代封建王朝的府际关系可以发现,每一次治乱循环都促进了中央高度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每一次分裂后再建的封建王朝往往比以前更加强调中央集权。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共和时代。
1912年4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存在着多个自封自立的政治实体,军阀派系更迭十分频繁,中央政府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效管制。
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势力,在南京宣布建立国民政府。此后,经过“宁汉合流”、“北伐进京”和“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形式上取得了全国性统治权。但是,由于国民党内部军事派系林立,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浓厚的派系色彩,全国许多地方实际上处于分治状态。当时,全国主要有五大军事派系,即蒋介石的黄埔系、冯玉祥的西北系、阎锡山的晋系、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张学良的东北系。大大小小的军事集团都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实力派,他们尽管都打着国民党的旗号,但在实际控制的地盘内,国民党中央往往鞭长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