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改善对策
我们首先对公司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组织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培训,然后将初步架构设计方案、包括初步的中高层人员的调整和调配等内容与公司领导层反复沟通和修改,形成一致意见后,再扩大到中层以上干的讨论,以求证其可行性。
1.充分讨论新架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1 按照新的组织架构进行中层以上人员的确定和人事调整
1.2 对各部门职能进行描述
1.3 与拟定的新的部门负责人进行部门职能的讨论
1.4 进行公司各主要工作流程的整改和讨论
1.5 确定各部门职能文件,并按新的职能与原承担部门进行交接
2.定岗定编与人员到位
2.1确定各部门内部分工和工作流程
2.2按照工作流程、权限划分等内容进行各部门的岗位设置
2.3确定各岗位人员编制
2.4各岗位人事调整和人员到位
2.5对各岗位工作进行工作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讨论确定各岗位说明书
3.规范整改和人员培训
在各岗位人员到位后,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但还有两项必须进行的工作:一由于架构调整和流程的改变,需要对过去的组织制度规范进行重新修订,因为有不少的制度都起了变化,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二由于有许多人员是到新的岗位工作,或者增加了新的工作职能,所以有必要让他们接受相关的岗位技能和适应性培训。
4.试运行与修订
接下来,公司进入了三个月以上的试运行阶段,主要是看:一企业各主要职能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二各种工作业务流程是否顺畅有序;三工作效率是否有所改善;四原有的主要组织问题是否有所改善;五决策的效率和权限的分配是否合理;六协调、监控是否到位等方面来判定组织架构调设计和调整是否合理,必要时及时对组织架构作出修正。
5.特别提出新架构运行注意事项
5.1 组织架构的调整,实质也是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过程,甚至比新办企业的架构设计更复杂,所以最好能由相关的专业顾问或公司参与指导。
5.2 要灵活运用组织设计原则,不要生搬硬套地设计出所谓最新型组织架构,那无疑是画地为牢。只有对公司情况详尽了解之后,结合公司现有资源状况,适应企业的本身特点和一些良好的传统习惯设计出来的架构,才是适合于组织的架构。
5.3 要重视解决原有组织架构下企业的各系统的主要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与架构的关联度,有些问题尽管不是因为组织架构设置的不合理产生的,但组织架构的调整会有助于发现这些问题,加上同时进行的流程和规范整改等措施,能促进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5.4 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和职能重组、流程和规范整改、权限划分、人员岗位调整、岗位培训、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调整等行为相结合,才能确保组织架构调整到位并有效运行,否则有可能引起一些冲突,或者产生这种组织架构不适合本企业的判定。
5.5 在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企业内部各级人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同时要做好各阶段舆论宣传,为人员调岗和精简机构作好准备。当然也不能拖得太久,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架构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要经过利弊分析,确认利大于弊,,就应努力排除架构调整过程中的阻力,大胆地进行尝试。
5.6 新设计的架构要有一定的张力和可调整性,也就是既要考虑短期的战略目标规模,又要考虑不远的将来的企业规模和战略。比如对于一个企业销售额快速增长的企业,则在销售服务部门的人员编制部门设置方面就要有预见性地考虑,不能因精简人员,而让熟悉公司业务的销售人才离职了,在很短时间内却又要补充相关人员。
5.7 组织架构的调整,也是一次很好的观念转变的时机。一方面顾问师会在项目进行的各阶段对公司进行导入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全员对调整过程的参与,往往能改变和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对企业战略的理解、对部门协调的重要性的理解等方面的观念。
5.8 注重对新架构实行后的组织问题跟踪,收集相关数据,区分哪些属于过渡性问题,哪些是架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