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一章>> 第三节 货币层次的构成
 

一、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

如何界定货币、划分货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各国根据具体情况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但普遍遵循的原则是,按照货币或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的不同,由强到弱,把货币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依次为M0、M1、M2、M3等。

C——流通中的现金,Dd——活期存款,

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

Dn——除存款以外的其它各类金融资产,

M0 = C,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M1 = C + Dd,称为狭义货币,包括各种用于交易的货币。M1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部分,可以反映短期经济运行状况。

M2 = M1 + Ds + Dt = M1 + Dt(后文为了方便,将Ds包涵在Dt中),成为广义货币,包括了狭义货币和流动性较差的不能直接作为支付工具的项目(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但是这些流动性较差的项目又可以较为方便地转变为支付工具。

M3 = M2 + Dn。

二、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几次修订后,目前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四个层次。

M0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M0+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M2 = M1 +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 =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课转让定期存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