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七章>>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与货币供给有关的几个概念

(一)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

通常所说的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都是一个静态的存量概念。

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流量是指某一段时期内货币周转的总额,货币所完成的交易量总和。货币流量的大小等于货币供给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

(二)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

理论界的共识是,货币供给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内生货币,又叫内生变量、非政策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外生货币,又叫外生变量、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变量。它由政策决策人控制,用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三)基础货币、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基础货币是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B=C+R。

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倍数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当中央银行扩张或收缩基础货币时,通过银行体系的创造或收缩过程,可使市场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或收缩。因此基础货币是一种活动力强、具有高能量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原始存款即以现金方式存人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即由银行的放款、贴现和投资行为而派生出来的存款,又称衍生存款。

二、基础货币的供应与控制

(一)基础货币的供应渠道主要有:(1)国内贷款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国内浸润进构的放款;(2)购买国内证券,一般是购买政府债券;(3)购买对外资产,央行可以通过购买外汇扩大基础货币的投放;(4)购买黄金,因为黄金不能流通,购买黄金等于投放勒等值的货币。

(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手段主要有三大手段:一是准备金政策,二是公开市场业务,三是再贴现业务,这也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具体内容我们将在第八章“货币政策”中学习。

(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中央银行不能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数额,因为是否需要进行再贴现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自身的决策问题。相反,当商业银行资金困难时,即使中央银行想收缩信用,但是处于金融问题的考虑不得不增加再贴现贷款。

2、财政收支状况。当财政出现赤字时,无论时动用历年的财政盈余还是向央行透支,或者是发行国债弥补赤字都会造成基础货币的扩张;而财政盈余则可能减少基础货币。

3、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的汇率,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或者贬值,央行往往需要收入外汇或出售外汇对汇率给予干预,从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

4、电子货币的发展。电子货币的发展改变勒传统的基础货币的结构和内涵,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

三、派生货币的创造

(一)派生货币的创造的三个基本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即法定准备率小于1;

2、必须存在非现金(转账)结算,即最多只能是部分现金提取;

3、商业银行体系或整个金融体系。单个银行不存在存款创造问题。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再强化条件,将创造货币的过程分析简化,假定:
    (1)不存在现金漏损,金融体系全部转帐结算;
    (2)银行的负债全部是活期存款,不存在定期存款;
    (3)所有的银行都处于均衡状态。不存在超额准备金,也不存在准备金不足的情况。

(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与简单的存款乘数——T型帐户分析法

设法定准备金率r=20%,A银行收到一份10000元的原始存款,因为要维持银行均衡,除上缴2000元法定准备金外,剩下的8000元全部贷款。通过转账贷款、转账存款的循环往复,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活期存款货币过程如表所示:

表 存款创造过程(原始存款增加额10000元,法定准备率为20%)

银行

活期存款增加额

准备金增加额

贷款增加额

A

10000

2000

8000

B

8000

1600

6400

C

6400

1280

5120

D

5120

1024

4096

E

4096

819.2

3276.8

合计

50000

10000

40000

 

每家银行新增加的活期存款呈递减级数(如表第二列),整个银行体系新增加的活期存款总额是

△D =10000+8000+6400+5120+4096+……
    =10000+10000(1-20%)+10000(1-20%)2+10000(1-20%)3+10000(1-20%)4+……
    =10000×(1÷20%)
    =50000

将上表一般化为下表:

表 存款创造过程(原始存款增加额D0即初始准备金增加额,法定准备率为r)


银行

活期存款增加额△D

准备金增加额△R

贷款增加额△L=△D-△R

A(第1家银行)

D0

D0r

D0-D0r= (1-r)D0

B(第2家银行)

(1-r) D0

(1-r) rD0

(1-r)2 D0

C(第3家银行)

(1-r)2 D0

(1-r)2 rD0

(1-r)3 D0

D(第4家银行)

(1-r)3 D0

(1-r)3 rD0

(1-r)4 D0

E(第5家银行)

(1-r)4 D0

(1-r)4 rD0

(1-r)5 D0

第n家银行

(1-r)n-1 D0

(1-r)n-1 rD0

(1-r)nD0

合计

 

一般地,当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r,银行的原始存款为D0=△R,则在前面的3个假设前提下,整个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增加额△D为:

△D = D0+ (1-r) D0+ (1-r)2 D0+(1-r)3 D0+(1-r)4 D0+……+(1-r)n-1 D0+……
    = D0×1/r
    =△R×1/r

一般地,当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r,银行的原始存款为D0=△R,则在前面的3个假设前提下,整个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增加额△D为:

△D = D0+ (1-r) D0+ (1-r)2 D0+(1-r)3 D0+(1-r)4 D0+……+(1-r)n-1 D0+……
    = D0×1/r
    =△R×1/r
简单存款乘数
定义:整个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的最大扩张额是原始存款增加额的倍数,叫存款乘数。
公式:

简单存款创造过程表明,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说,通过贷款和存款之间的相互转化,某个银行新增的原始存款最终被完全转化为整个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即,新增的原始存款被银行体系的新增存款完全消化了。

多倍存款收缩的原理和多倍存款创造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变化的方向相反。

(三) 对存款乘数的修正

将上述3个假设条件逐一排除,即现实化。

1、考虑现金漏损

现金漏损率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的现金额(即现金漏损)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用字母c表示,设每家银行的现金漏损率一样,如用△C表示每家银行的现金漏损额,△D为活期存款增加额,则c=△C/△D。当存在现金漏损时,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下降。存款乘数变小。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总额、与存款乘数反相关。

  

2、考虑存在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率(e)是银行的超额准备金(△E)与活期存款总额(△D)的比率,e=△E/△D,当存在超额准备率时,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下降。存款乘数变小。超额准备率与存款总额、与存款乘数反相关。    

3、考虑定期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定期存款准备率(rt)是银行的定期存款准备金(△Rt)与定期存款总额(△Dt)的比率,rt=△Rt/△Dt ,如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为t,则银行的定期存款准备金(△Rt)与活期存款总额(△D)的比率就是t×rt,当存在定期存款准备率时,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进一步下降,存款乘数进一步变小。定期存款准备率与存款总额、与存款乘数反相关。   

 

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的决定

(一)货币乘数的含义

货币乘数是指由于基础货币的变化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变化是基础货币变化的倍数。用△B表示基础货币变化,△Ms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Km表示货币乘数,则
    Km=△Ms/△B=(△C+△D)/(△C+△R)

(二)M1层次的货币乘数(Km1)

1、不考虑超额准备金和定期存款的情况:
    公式:
         
    推导:
         
    式中△C是流通中的现金变动额,也是银行体系的现金漏损变动额,△R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变动,△D是活期存款的变动额,r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c是现金漏损率。

2、考虑到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E,则M1的乘数变为:
          
    推导:
          
    式中△C是流通中的现金变动额,也是银行体系的现金漏损变动额,△R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变动,△E是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D是活期存款的变动额,r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c是现金漏损率,e是超额准备率。

3、考虑定期存款准备金△Rt,则M1的乘数进一步变为:
           
    推导:
          
    各字母的含义同上。

可见,M1的乘数比相应的存款乘数大。因为M1的范围大于活期存款。

(三)M2层次的货币乘数(Km2)

1、不考虑超额准备金的情况:
    公式:
         
    推导:
         

2、当考虑超额准备金时,
    公式:
         
    推导:
         
    M2的乘数大于相应的M1的乘数,更大于相应的存款的乘数。

(四)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大小的基础,当货币乘数不变或很稳定时,基础货币增加会使货币供应量成倍增加。

1、居民持币行为
    主要指标是现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c。c增加时,货币乘数变小。当基础货币不变时,会使货币供应量缩小。

2、居民和企业行为
    主要指标是储蓄与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t。通常当t增加时,货币乘数变大。当基础货币不变时,会使货币供应量扩张。

3、商业银行的行为
    主要指标是超额准备率e。e增加时,货币乘数变小。当基础货币不变时,会使货币供应量缩小。使增加的因素是市场利率降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提高从而商业银行的净机会成本(=市场利率-再贴现率)下降时,商业银行会增加超额准备。

4、中央银行的行为

(1)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决定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而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rt增加时,货币乘数变小。当基础货币不变时,会使货币供应量缩小。

(2)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贴现和放款,中央银行扩展上述两种资产业务,直接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帐户上的货币金额增加,就是基础货币的等量增加,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反之,若中央银行缩减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支持,比如收回放款,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应减少,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减少。

(3)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财政贷款或购买政府债券,增加了财政金库的存款,该存款是要支用的,一旦支用,就会增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

(4)外汇、黄金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是中央银行通过注入基础货币来收购的。这些储备资产的规模大,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