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九章>>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起因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一)狭义的金融创新: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观金融主体在金融业务上的一系列创新。

(二)广义的金融创新:指不仅包括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业务创新,还包括金融制度变革、金融发展方式等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起因

总的来说,金融创新的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约束因素诱发的创新,也就是消费者由于受预算约束而承担的金融服务成本与相互竞争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创新工具的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决定了金融创新是否发生。当前一种成本大于后一种成本时,金融创新才有可能发生。二是管制的辨正创新。金融当局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管制会推动金融机构进行规避式的创新,而当局的放松管制也会促进金融创新。也有其他学者提出金融创新的其他成因。以下金融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探讨金融创新的动因。

(一)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1、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该理论于1983年提出。西尔伯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动。

 

金融压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外部金融压制,这种因外部条件变化而导致的金融创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种情况是金融压制使得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必须努力通过创新提高效率以弥补这部分损失; 一种情况是金融压制使得金融机构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金融机构要通过创新来逃避压制,尽量降低其机会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损失。二是内部强加的压制,指的是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营运安全,避免经营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指标。

2、评价

①该理论从微观金融企业的角度探讨金融创新,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来分析金融创新的成因有一定的创见性。

②该理论关于金融创新成因的探讨过于一般化,不能充分体现金融创新的特征和个性。

③过分强调“逆境创新”,使金融创新内涵过窄。

④过分强调金融企业在金融创新中的作用,对与金融企业相关联的市场创新及宏观经济环境下引发的金融创新避而不谈。

(二)凯恩的规避管制理论

1、主要观点:凯恩认为对金融的控制和因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以辩证的形式出现的。金融机构对政府管制所造成的利润下降和经营不利等局面作出的反应就是进行创新,回避管制,以使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潜在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而政府对市场创新的反应就是再次改变管制的手段和规则。管制与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地交替进行。

2、评价

①该理论不仅考虑到市场创新的起因,还研究了制度创新过程和两者的动态关系。

②太强调了规避与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排除了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三)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1、主要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作为经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因此,该理论认为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只能是在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才会存在。

2、评价

①该理论实际上将金融创新的内涵扩大到包括金融业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方面,较其他理论探讨的金融创新的范围更广。

②该理论还存在较大争议。

(四)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理论

1、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表现在两方面:①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否具有实际价值;②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2、评价:

①该理论从微观经济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创新,把金融创新的动因归结为交易成本的降低,从另一角度说明了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微观金融机构的逐利动机。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该理论把金融创新的源泉完全归因于交易成本的下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技术推进理论

1、主要观点: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

2、评价

①理论代表人物韩农和麦道威实证研究对象仅限于自动提款机,而对计算机,电子通讯等其他技术创新研究未能取得充分证据;

②该理论无法解释除技术之外的其他因素促成的金融创新。

(六)财富增长理论

1、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的迅速增长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因为财富的增长加大了人们对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的需求,促发了金融创新以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2、评价

①该理论从金融需求角度探讨金融创新的成因。有其片面性,因为金融需求的前提是金融管制的放松,而且仅有需求而缺乏供给动力的金融创新是难以推广和持久。

②该理论强调财富效应对金融创新的影响,而忽略了替代效应,即利率变动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以上各种金融创新理论流派对金融创新行为的解释和阐述,实际上构成了狭义的金融创新和广义的金融创新的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