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对确认的会计要素加以衡量、计算,确定其金额的处理过程。财务会计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的标准主要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又称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现金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计价。
3.可变现净值
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费后的净值。
可变现净值适用于资产的期末估价。
4.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计量适用于分期付款购入资产的计量。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主要适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计量。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相关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