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三章 >> 第四节 应收账款减值的核算 教师讲堂
 
学习要求:
1. 理解什么是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2. 理解什么是直接转销法、备抵法
3. 掌握备抵法下坏账准备的计提与核销的核算
1. 阅读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2. 阅读讲义
3. 听看PPT讲座
 

 
1. 阅读相关资料
2. 完成课后讨论
3. 完成自测题并进行检查
 

 
 
学习导航:

 

应收款项减值概述

应收账款减值又称坏账,是指企业确实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很小的应收款项。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会因市场变化或客户原因导致其收不回来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产生可收回的应收款项减值,当确认应收款项确实收不回来时,即发生“坏账”。应收款项减值有以下一些迹象:

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债务重组。

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债权人可能无法收回全部债权。

其他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会计实务中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一)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将应收款项减值所造成的损失计入应收款项实际收不回来的会计期间。如果某一会计期间获得相关凭证依据,确认某笔应收款项确实收不回来,就在当期确认减值,注销应收款项;同时,将减值所造成的损失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9】A公司20×2年年末,收到B公司传来的法院通知——B公司已经破产,其应付A公告的账款50 000元已经无法支付。A公司确认坏账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50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            50000

直接转销法的优点是会计处理简单,缺点是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信息质量要求,不符合谨慎性的质量要求。我国会计实务中只允许小企业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坏账损失。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续1)

(二)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在每一会计期间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估计确定减值造成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当企业收到相关凭证,确认某一笔应收款项收不回来时,根据确定的金额减少坏账准备,注销相应应收款项的一种方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设置“坏账准备”账户核算应收款项的减值情况。“坏账准备”账户属于资产备抵账户,贷方登记按期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和转销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借方登记确实无法收回的,应予转销的应收款项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或坏账准备需要数)。

在备抵法下,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

会计期末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减值损失核算;

确认实际发生的坏账,注销应收款项核算;

转回已注销的应收账款核算。

计提坏账准备

(1)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坏账准备

减值测试方法:

个别认定法——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适用于单项金额重大的,或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差别的应收款项。

组合认定法——按照各应收款项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应收款项可以按照账龄进行组合(账龄分析法)或其他组合方式。

计提坏账准备方法:

“坏账准备”账户期末需要数(估计减值金额)=∑某组合应收款项余额×该组合坏账准备百分比

当期计提坏账准备数(确认坏账损失)=“坏账准备”账户期末需要数-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数(借方余额“+”)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续2)

(二)备抵法(续)

【例10】某企业20*4年年末应收账款1000万元,其中100万元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很小,根据个别认定法,按100%计提坏账账簿。其余部分作为一个组合,估计发生减值2%。

应收账款估计减值=100+900×2%=118(万元)

【例11】D公司2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150 000元;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1 200元,该企业以客户账龄长短,将应收账款划分为5个组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组合坏账准备百分比,计算坏账准备期末需要数和当期计提坏账准备数。

坏账准备期末需要数计算表

 20×2年12月31日    单位:元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坏账准备百分比

坏账准备期末需要数

6个月以内

114000

0.5

570

6个月~1年

10000

1

100

1年~2年

12000

5

600

2年~3年

4000

20

800

3年以上

10000

50

5000

合计

150000

-

7070

20×2年末D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资产净值损失)=7 070-1 200=5 870(元)

20×2年末D公司编制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5870

   贷:坏账准备         5870

“坏账准备”期末需要数小于其账面余额,编制相反会计分录。

(2)实际注销坏账的核算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注销应收款项。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注意:应收款项减值可以采用测试的方法,但坏账的注销必须要有相关的凭证依据。

其相关凭证依据有:

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

政府部门有关撤销、责令关闭等的行政决定文件;

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死亡、失踪证明;

逾期3年以上及已无力清偿债务的确凿证明;

债权人债务重组协议、法院判决、国有企业债转股批准文件;

与关联方的往来账款必须有法院判决或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证明等。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续3)

(3)收回已注销的应收款项的核算

应收账款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账款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已注销的应收款项又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账款等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

   贷:应收账款等

【例12】D公司从20×7年开始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只有一个组合)核算坏账损失,估计坏账率为应收账款余额的3%。已知: 该公司20×7年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1 000 000元;20×8年,确认坏账80 000元,20×8年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1 500 000元;20×9年,收回已注销的“应收账款”30 000元,20×9年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1 100 000元。D公司20×7-20×9年应收账款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

(1) 20×7年年末,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账户期末需要数=1000000×3%=3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

   贷:坏账准备         30000

(2)20×8年,确认坏账,注销应收账款:

借:坏账准备      80000

   贷:应收账款          80000

(3)20×8年年末,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账户期末需要数=1500 000×3%=45000(元)

提取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30000-80000=-50000(元)

当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数=45000-(-50000)=95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5000

   贷:坏账准         95000

(4)20×9年,收回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30000

   贷:坏账准备        30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5)20×9年年末,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账户期末需要数=1100000×3%=33000(元)

提取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45000+30000=75000(元)

当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数=33000-75000=-42000(元)

借:坏账准备       42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2000

在会计核算上应注意:

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的实际可回收情况,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不得多提或少提。

已确认坏账并已注销的应收账款,如果以后又收回,应通过“应收账款”账户,分别进行转回坏账准备和收到银行存款的会计核算。

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项目应该为应收款项账户借方余额减去相应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反映扣减坏账准备后的可收回应收款项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