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四章 >> 第四节 存货的期末核算 教师讲堂
 
学习要求:
1. 了解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
2. 掌握期末存货清查的核算
3. 掌握期末存货减值的核算
1. 阅读教材第四章第四节
2. 阅读讲义
3. 听看PPT讲座
1. 阅读相关资料
2. 完成课后讨论
3. 完成自测题并进行检查
 
学习导航:

 

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

1.实地盘存制

指在期末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库存品数量,并据以算出库存成本和销售或耗用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本期发出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期末结存数量

期末库存成本=期末结存数量(实地盘存数)×进货单价

本期销售(耗用)成本=期初库存成本+本期购进(或收入)金额-期末库存成本

2.永续盘存制

指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别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日逐笔地登记收入发出的存货数量和金额,并随时记录结存数量和金额的一种方法。

期末存货清查的核算

账户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资产类调整账户。

核算方法

发生盘点盈亏时,调整有关存货账户余额,并将盈亏金额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根据批准处理意见,将盈亏金额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转入相关损益类账户。其中:

盘盈金额:冲销“管理费用”;

盘亏金额:属于合理损耗(定额内损耗),计入“管理费用”;超定额损耗,由过失人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其余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部分,扣除保险赔款和残值后余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期末存货减值的核算

1.存货期末计价原则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并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发生减值的判断

当企业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表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出现减值。

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表明存货的价值为零。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注意:

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

考虑存货的持有目的:原材料与库存商品不同;库存商品中,已经签订了销售合同和没有明确销售对象的不同。

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其中:有销售合同的:估计售价为销售合同价;无销售合同的:估计售价为市场价;

【例】某公司20×7年12月31日有库存A商品10台,其单位成本38万元,账面价值380万元,12月31日,市场售价每台36万元。假定:12月曾与客户签订合约,销售A商品8台。售价每台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如下:

12月31日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8×40+2×36=392(万元)

说明:持有存货数量大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销售合同订购数量以合同价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其余数量以市价计算可变现净值。

期末存货减值的核算(续)

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单项计提: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比较其成本价和可变现净值,以其较低的数额作为存货的价值。适用于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况。

分类计提: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存货类别或产品系列比较其成本价和可变现净值,以其较低者作为存货的价值。适用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总额计提:按照全部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比较全部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以其较低的数额作为存货的价值。

【例】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比较单位:元

项目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期末存货计价

单项比较

分类比较

总额比较

男西装

2000

2500

2000

 

 

男裤

1000

850

850

 

 

合计

3000

3350

 

3000

 

女上装

5000

4500

4500

 

 

女裤

4000

4400

4000

 

 

合计

9000

8900

 

8900

 

总计

12000

12250

11350

11900

12000

我国的会计处理一般采用单项计提。

5.存货跌价损失的处理——备抵法

(1)账户设置

“存货跌价准备”:资产类调整账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损益类账户。

(2)核算处理

根据计算出的存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确定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比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数”与“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数,根据差额补提跌价准备或冲销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例】某工业企业存货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某年末,A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98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1万元。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1000000-980000-10000=1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