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五章 >> 案例分析
采用插入法进行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法:指按照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分期收取利息债券实际利率:根据“摊余成本(债券面值+利息调整额)=债券到期应收本金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复利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年金现值”公式,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实际利率:根据 “摊余成本(债券面值+利息调整额)=债券到期应收本金、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复利现值”公式,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例1】A公司2007年1月3日按每张1 015.40元的价格,购入C公司2006年1月l日发行的五年期、票面利率5%、债券面值为1 000元的公司债券60张,另支付相关税费426元。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下一年度1月15日支付上年债券利息,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其实际利率计算方法如下:

购入C公司债券实际付款=1015.40×60+426=61 350(元)

其中:面值=1 000×60=60 000(元)

已到付息期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1 000×60×5%=3000(元)

利息调整=61 350-60000-3000=-1 650(元)

根据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的债券实际利率计算公式进行实际利率计算:61 350-3 000=58 350

先按照5%的利率测试:

1 000×60×0.823+1 000×5%×3.546

=49 380+10 638

=60 018(元)>58 350(元)

其中:0.823:四年后收取1元本金按5%的利率计算的贴现值。

     3.546:四年中每年收取1元利息按5%的利率计算的贴现值。

再按照6%的利率测试:

1 000×60×0.792+1 000×60×5%×3.465

=47 520+10 368

=57 888(元)<58 350(元)

其中:0.792:四年后收取1元本金按6%的利率计算的贴现值。

     3.456:四年中每年收取1元利息按6%的利率计算的贴现值。

根据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

5%+1%×(60 018-58 350)÷(60 018-57 888)=5.783%

【例2】假定上例中其他资料不变,只是利息在最后一年与本金一起偿还。计算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计算:(60000+15000)×(1+r)-4=61 350

             (1+r)-4=61350/75000=0.818

查表:(1+5%)-4=0.8227>0.818

      (1+6%)-4=0.7921<0.818

采用插入法:r=5%+1%×(0.8227-0.818)/(0.8227-0.7921)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