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第七章 >>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教师讲堂
 
学习要求:
1. 了解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理由
2. 掌握各种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3. 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政策及会计核算
4. 掌握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
1. 阅读教材第七章第二节
2. 阅读讲义
3. 听看PPT讲座




 
1. 阅读相关资料
2. 完成课后讨论
3. 完成自测题并进行检查




 
 
学习导航: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和后续支出的计量。

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折旧: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当某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和剩余使用寿命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

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时应考虑:

(1)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2)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其中:

有形损耗: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或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引起的价值减少,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因使用而产生价值损耗。

无形损耗: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消费者的爱好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的生产同样设备需要耗费的成本更低或原有设备提前淘汰而造成的价值损耗。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将应计折旧的成本分摊于各使用期间的方法。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续1)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续1)

【例7-9】A公司拥有某项设备,原始价值为5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按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额。(包括下列计算)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平均计提折旧。

对于运输设备,其工作量表现为行驶里程;对于机器设备,其工作量表现为工作小时或机器台班。

【例7-10】B公司拥有一辆运货卡车,其原始价值为12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 000千米,按有关规定,该卡车报废时的预计净残值率为4%。20×4年11月,该卡车的实际行驶里程为3 000千米。该卡车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包括下列计算)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净残值的情况下,按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将折旧方法改为直线法。

【例7-11】某企业某项设备原始价值为5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元,预计可使用5年。该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折旧计算表(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份

折旧计算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账面净额

 

 

 

 

50 000

1

50 000×40%

20 000

20 000

30 000

2

30 000×40%

12 000

32 000

18 000

3

18 000×40%

7 200

39 200

10 800

4

(10 800-800)÷2

5 000

44 200

5 800

5

(10 800-800)÷2

5 000

49 200

800

年折旧率=2÷5×100%=40%

固定资产折旧(续2)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续2)

【例7-9】A公司拥有某项设备,原始价值为5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按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和折旧额。(包括下列计算)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例7-12】某企业某项设备原始价值为5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元,预计可使用5年。该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

年份

原值-净残值

尚可使用年数

折旧率

折旧额

累计折旧

账面净值

 

 

 

 

 

 

50 000

1

49 200

5

5/15

16 400

16 400

33 600

2

49 200

4

4/15

13 120

29 500

20 480

3

49 200

3

3/15

9 840

39 340

10 640

4

49 200

2

2/15

6 560

45 820

4 080

5

49 200

1

1/15

3 280

49 200

800

注意:

“年份”的含义是指固定资产各使用年份的开始使用时间,并不是指日历年份开始时间。

固定资产使用年份中各月折旧额计算采用直线法。

4.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当月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本月应计提的折旧=上月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

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外,企业所有固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都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处于修理、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符合固定资产两个确认条件的,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符合固定资产两个确认条件的,不转入在建工程,照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续3)

5.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计提折旧的核算通过“累计折旧”账户进行,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的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其中:

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费用”账户;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在建工程”账户;

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账户。

【例7-13】根据某公司20×4年9月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编制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单位:××公司                20×4年9月                    计量单位:元

使用
部门

资产项目

上月
折旧额

上月增加
固定资产

上月减少
固定资产

本月
折旧额

分配
费用

原价

折旧

原价

折旧

A车间

厂房
机器设备
小计

6 000
8 000
14 000

 

50 000

 

300

 

 

6 000
8 300
14 300




B车间

厂房
机器设备
小计

5 000
10 000
15 000

 

 

 

 

5 000
10 000
15 000

C车间

厂房
机器设备
小计

3 500
12 000
15 500

 

 

 

20 000

 

800

3 500
11 200
14 700

厂部管
理部门

房屋建筑
运输工具
小计

2 800
4 200
7 000

 

 

 

 

2 800
4 200
7 000

管理
费用

合计

 

51 500

50 000

300

20 000

800

51 000

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

借:制造费用——A车间                  14 300

           ——B车间                  15 000

           ——C车间                  14 700

    管理费用                          7 000

   贷:累计折旧                           51 000

每年年度终了时,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并根据实际复核结果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使用中发生的修理费用支出和更新改造支出。

1.固定资产使用中支出的处理原则

与固定资产修理有关的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相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修理有关的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根据不同情况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例】某企业对管理部门用办公室进行大修理,共计发生费用80 000元,其中领用修理材料20 000元,修理人员工资1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修理部件50 00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80 000

   贷:原材料                2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

       银行存款              50 000

3.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相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基本处理方法是:

将需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转入“在建工程”账户,停止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中发生的资本化支出记入“在建工程”账户;

将被替换下来的设备价值从“在建工程”中扣除,确定营业外支出;

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完工交付使用后,将工程净支出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按新的固定资产原价、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重新计算折旧。

【例】甲企业有一条生产流水线,该生产流水线20*0年12月建造完工,其建造成本为908 25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4%,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20*3年1月1日,企业决定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在20*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三个月的改扩建期间,共发生支出383 912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在改扩建中,拆除一零部件,其原值为181 650元。20×3年3月31日,该生产流水线扩建工程完工。

该生产线扩建完工后预计能继续使用8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流水线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4%;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该生产流水线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甲企业20*3年有关该生产流水线的会计处理如下:

(1)1月1日,固定资产开始更新改造,截止20*3年1月1日,甲企业已经对该项生产流水线已经计提折旧290 640元[908 250×(1-4%)×2/6]。

借:在建工程            617 610

    累计折旧            290 640

   贷:固定资产               908 250

(2)1月-3月,用银行存款支付更新改造工程支出。

借:在建工程            383 912

   贷:银行存款              383 912

(3)终止确认被替换机器的账面价值时:

被替换机器的账面价值=181 650-(181 650×96%×2/6)=123 522(元)

借:营业外支出            123 522

   贷:在建工程              123 522

(4)3月31日,更新改造工程完工,工程净支出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借:固定资产            878 000(617 610+383 912-123 522)

   贷:在建工程              878 000

(5)4月,按照新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8 780[878 000×(1-4%)×1/8×1/12]

   贷:累计折旧              8 780

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1.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

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

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影响。

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等。

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固定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固定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预计金额。

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

(1)计提方法

单独计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组合确认:采用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较高者确认为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孰低原则计提减值准备。

(2)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景

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

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例7-16】某公司20*0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 原值1040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在年末计提)。20*2年年末经减值测试,估计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4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不变。有关确认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1年、20*2年末,分别计提折旧20 000元[(104 000-4 000)÷5],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 管理费用            20 000

   贷:累计折旧              20 000

(2)20*2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04 000-40 000=64 000(元)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4 000-54 000=1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3)从20*3年起,每年年末计提折旧17 000元

借:管理费用            17 000[(54 000-3 000)/3]

  贷:累计折旧              17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