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现代心理物理法
一、选择题
1. 用数量估计法制作的心理物理量表符合
A
费希纳定律
B
幂定律
C
对数定律
D
以上均不符合
2. 按照信号检测论的观点,将真正的罪人当作信号,那么无辜的被告终究被宣告无罪释放可以称为
A
击中
B
虚报
C
漏报
D
正确拒斥
3. 再认记忆研究中,可以使用信号检测论技术:将“旧”刺激看作“信号”,“新”刺激看作噪音。在一个实验
中,学习阶段被试学了100个单词,测验阶段让被试逐一判断100个单词的新旧(其中有50个单词在学习阶段呈
现过,50个是新词)。最后结果平均起来,被试对 20 个单词判断为“旧”。试问,这个再认实验中,被试对
“旧”单词的击中率是多少?
A
20%
B
40%
C
80%
D
无法计算
4. 影响感觉辨别力(d’)的因素有
A
被试的感受性
B
信号加噪音分布与噪音分布之间的强度差异
C
以上两因素共同作用
D
无正确答案
二、计算题
表4为再认实验中某个被试的刺激—反应矩阵,试用信号检测论方法分析该被试对于新旧刺激的感觉辨别力指标d’和报告标准C。
表4 再认实验中某被试的刺激—反应矩阵
刺激
反应
报告“旧的”
报告“新的”
旧刺激
42
8
新刺激
4
46
正确答案如下:
d’=2.399, C=0.59
三、材料分析题
从信号检测论的视角,研究者首先对攻击性行为进行了诠释。在某些场合的身体攻击是恰当的,比如正当自卫或者拳击比赛;而另一些场合下则是不恰当的,比如寻衅滋事。而一般所说的攻击性行为其实专指后者这种“不恰当的攻击”。身体攻击和场合情境就可以形成2×2的矩阵:恰当的攻击、不恰当的攻击、恰当的不攻击、不恰当的不攻击。如果把应该产生攻击的情景作为信号,而不应该攻击的情景当作噪音,并将最终事实上攻击与否的行为作为判断反应,就可以套用信号检测论求出两个独立指标了。
例如乌勒拉和亚当斯(Ulehla和Adams,1973)对青少年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虚拟了许多情景下的攻击行为,其中一些是恰当的(例如:反抗敲诈勒索者),而另一些是不恰当的(例如:把一个不顺眼的小子揍一顿)。被试要依次回答在问卷中虚拟的这些攻击行为是否能得到积极的社会评价。研究者进行了信号检测论的分析,他们感兴趣的指标是d’。实验结果发现,自身攻击性越高的青少年,在问卷中显示出的d’越低;而教养良好的青少年,其d’都很高。
请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1. 根据材料中的观点,“不恰当的不攻击”与信号检测论术语中的哪种反应对应?
2. 请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解释为何有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攻击性。
解题思路分析:
1. 漏报
2.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很可能是由于这些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分辨恰当攻击和不恰当攻击之间的区别,换言之,他们不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作合适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