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章概述 |
|
|
本章内容介绍了异常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变革与挑战,异常行为的界定标准,以及新时代下精神疾病的地位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扩展。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多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在矫正适应不良的同时,也铸就高弹性的心理素质。 |
|
|
|
学习目标 |
|
|
了解和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熟悉变态行为在不同视角和具体情况下的实践标准,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学科现状和未来目标。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
|
|
|
学习重点 |
|
|
对“异常”行为的界定存在多种标准,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约定俗成的社会文化认定再加上理想模式标准来评判,而今天科学的界定还要增加统计学的量化标准,更重要的是个体社会功能损害的评估。
对异常行为的关注古已有之,人类文明早期对这类行为多采取敬畏,敬而远之态度;而在黑暗中世纪则是残酷迫害。
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精神病院的改革是对心理障碍、精神病患者人道关怀的发展里程碑。其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先后兴起,但对心理疾患的迷信和偏见仍然普遍存在。 |
|
|
|
关键词: |
|
|
异常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反精神病学运动(anti-psychiatry movement)
非住院运动(non-institutional movemen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