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答疑
案例讨论
课程讨论
论坛精华
当前位置:互动交流 >> 论坛精华

返回

论坛精华首页 - 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主题: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发帖人:盛华英  发表时间:2009-6-3  19:15:23

一般对要自杀的人有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干预或其他阻止的方法?偶是菜鸟,欢迎指点。 bow~谢谢


主题:RE: 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发帖人:王梅凌  发表时间:2008-6-7  20:45:33

有专门的自杀干预的方法的:自杀危机是指因自杀举动本身与引起自杀行为的恶性刺激造成的心理危机。自杀干预的总体原则为:一是关注此时此地,即以当事人当前的心理感受与情绪状态为主要关注点;二是关注消极情绪的转化,使当事人消除自杀的想法;三是问题解决与技艺训练,当事人一定是面临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选择自杀,因此提高当事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四是促使当事人采取积极的、共情的、协作的行动,提高改变现有状况的能力。自杀成功干预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当事人能够回归现实生活,正常进行学习与生活。

比如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简言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就是“落实希望与尊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而广泛用在自杀干预实践中。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稻草变黄金”的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精神包括改变、互动与达成目标的整体模式。

其理论假设在于:一是主张正向思维,认为正向焦点思考大有裨益,因为很多自杀危机的人往往集中于负向思维,关注生活中负面的东西;二是寻找例外情境并发现其特点,凡事都有例外,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三是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永远相同的,因此变化是永恒的,注重个体的小改变,每个小改变背后都蕴藏大价值;四是个体具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要的能力,相信当事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鼓励与支持当事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五是意义与经验总是相互建构的,从当事人的经验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并深入挖掘;六是要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仅从一个点上看问题。


主题:RE: 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发帖人:魏鸿斐  发表时间:2008-6-10  20:18:27

自杀者,无论起因是什么,但在实施自杀前,大多存在异常的行为或话语,如果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察觉到了,大多是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的。当然,决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与朋友的关注就够了,还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曾经看到一则新闻,某位男同志利用双休日在南京长江大桥担当起了义务的‘自杀救助者’,几年里,从死神手里抢回了数十条生命。之后,在武汉长江大桥,也有了这样的‘自杀救助者’。。。看到这些现象颇感欣慰,不过自杀现象的增多,自杀人数的递增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些残酷的数据面前,作为从心理学专业混出来的我,实在是不能再趴墙头上看热闹了,本想去长江大桥上巡逻,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手无二两力,没把人家拖上来却让人家把我给拖下水,那岂不是多了个无辜的生命,想想此举只好作罢。无奈中提起笔,喝上茶熬上夜,来这里爬爬方格子,试图在坛子上发表一下,也学学人家来个抛砖引玉,让我们做咨询、治疗、做相关研究的师长学长们能多些说道说道,同时也希望引起各界人士对此事的关注。


主题:RE: 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发帖人:徐英姿  发表时间:2008-6-12  19:23:46

我来贴点关于自杀的一些知识。自杀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精神疾病导致自杀,躯体疾病导致自杀,非疾病(普通)人群自杀。不同自杀原因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自杀占所有自杀个案的30-40%。各种精神疾病总的自杀率为51/10万,比普通人群高6-12倍。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1/4,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27-30%,自杀是精神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悲观绝望、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死亡被看着是唯一的解脱;精神分裂症的自杀主要受幻觉、妄想的支配,精神分裂症可以有命令性幻听,病者会无条件地听从叫他去死的言语性幻听;精神分裂症可以有被害妄想,病者觉得有很多人在害自己,防不胜防所以也会选择死亡以求解脱。其它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或酒精中毒患者自杀的危险性也颇高。甚至一些轻性的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等也有自杀现象发生。一些人格障碍、性变态患者也有自杀倾向。这些轻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是不堪病魔的长期折磨而放弃生命。

躯体疾病也是导致自杀的常见原因,一些难治性的疾病往往对患者构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精神崩溃,如癌症、爱滋病、一些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还有一些意外事故导致躯体残疾等因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为摆脱痛苦选择自杀。当这些躯体疾病伴发抑郁时自杀的风险就明显提高。


主题:RE: 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发帖人:姚维晔  发表时间:2008-6-16 21:17:57

自杀的原因很多的:

有外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感情危机和情绪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人生目标的丧失;安全感、社会归属感的缺乏;环境参照的影响(比如孤独者自杀是只看到别人的天伦之乐,而唯独自己孤苦可怜);特定的人格;特定动机;精神疾病;长期疲劳和压力过大所引发异常焦虑和抑郁等等。

还有一种叫‘假性自杀’,自杀者并非真正是自杀,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摆出自杀的姿势,只是做秀,以达到别的目的,只是在做秀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发生意外。

欢迎拍砖~


主题:RE: 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杀干预  发帖人:俞鹏  发表时间:2008-6-18  18:56:43

个人觉得我们还需要在社会环境上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比如对药品的监管,因服用过量药物而导致死亡的人不在少数;对家用燃气的净化措施等等。在前苏联的‘重建’中,降低了酒精消费,自杀率一度降低,后来随着酒精限制政策的取消,自杀率开始回升,这足以证明某些措施和手段对预防自杀还是很有作用的。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