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耿文秀 |
性 别 |
女 |
![](infoimages/jstd-zjjs-01.jpg)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 称 |
教 授 |
电 话 |
021-62232751 |
E-mail |
wxgeng@psy.ecnu.cn |
学 位 |
博 士 |
职 务 |
教 师 |
工作单位及院系 |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通信地址(邮编) |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田家炳教育书院1207室 |
研究方向 |
临床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 |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2008-2012年)
1.Abnormal Psychology(双语),专业必修课,周学时3,听课学生2届,200多人;
2.异常心理学,专业必修课,周学时3,听课学生3届, 300多人;
3.性心理学,专业课,周学时2,听课学生5届,超过600人;
4.女性心理与成才,公共选修课,周学时2,听课学生5届,200多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截止2012年12月,近5年来已指导完成32篇本科学位论文,21篇硕士学位论文,10篇教育硕士论文,8篇博士学位论。
教学研究课题:
(上海科学商店项目)上海吴泾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服务,2008
“小学生校园安全应急教育”,上海市安澜小学,2010
上海闵行看守所关押人员心理矫治,2011
(苏州公益创投)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关爱,2012
(苏州公益创投)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2012
教学研究论文及其他成果:
《心理创伤与复原——儿童与青少年创伤及创伤性悲伤的治疗》,(美)Judith A. Cohen等原著,耿文秀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大败局-来自顶级心理咨询专家的忠告》,(美)Jeffrey A. Kottler 等原著,耿文秀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性心理学》, (美)G. F. Kelly 等原著,耿文秀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人类性幻想》,(英)B. Kahr著,耿文秀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教学表彰/奖励:
1.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普陀区十大女杰之一,获金奖
2.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3.2005年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4.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5.200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6.2009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7.2009被评为“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
8.多次获华东师范大学教学优秀奖,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等
9.2009-2012,从第一期开始至今,连续7期被上海市委组织部评为“上海市干部选学培训优秀教师”。
10.2012,6,获教育部“明德优秀教师奖”
从事网络教育的经历: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较早批准设立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于2001年1月成立网络教育学院,并开设了应用心理学专业。
耿文秀教授在网络教育学院先后主持了《异常心理学》(原名《变态心理学》)的网络课程、课程学习大纲、练习测试题等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同时直接参加了该课程的面授、双向视频授课和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项目名称 |
来 源 |
时 间 |
心理矫治应用于在押罪犯分类改造的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001 |
上海弱势妇女群体研究,上海闲散妇女群体研究 |
面向21世纪的上海妇女发展 |
2003 |
新招警察心理测试研究 |
上海市公安局委托项目 |
2003-2006 |
在押罪犯心理矫治研究 |
上海提篮桥监狱 |
2004-2007 |
未成年犯心理矫治团体训练研究 |
上海少年犯监狱 |
2004 |
上海公安干警心理健康研究 |
上海市公安局 |
2005 |
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调查研究 |
联合利华公司 |
2006 |
健康城区建设心理健康项目 |
上海市普陀区政府 |
2006-2007 |
上海妇女走进宗教研究 |
上海市妇联 |
2008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著:
论文名称 |
署名次序 |
出版社 |
时 间 |
《情商》,(美)丹尼尔.戈尔曼原著 |
译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7.7 |
《工作EQ》,(美)丹尼尔.戈尔曼原著 |
译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2000.8 |
《决胜考场——考试心理自助》 |
第一作者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3 |
《决胜考场——考试心理自助》 |
第一作者 |
(海外版)智能教育出版社 |
2001.11 |
《为什么打架——暴力与攻击》 |
第一作者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2002.12 |
《学海击水巧作舟——快乐学习的秘诀》 |
第一作者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3.10 |
《青春期的呐喊——青春期亲子关系I》 |
第一作者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3.10 |
《跨过代沟的拥抱——青春期亲子关系II》 |
第一作者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3.10 |
《疼痛与痛苦——痛及镇痛的探究》 |
第一作者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12 |
《面向21世纪的上海妇女发展》 |
第一作者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2003.12 |
快乐孩子的秘密》,(澳)史蒂夫.比多尔夫 原著 |
第一作者(译) |
海科技出版社 |
2006.1 |
《家庭性保健全书》,“性心理篇” |
第一作者(译)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2006.6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名称 |
署名次序 |
刊 物 |
时 间 |
走向21世纪的健康新概念 |
第一作者 |
《心理科学》 |
1998,V21,No.3 |
遏制毒品与西部开发 |
第一作者 |
《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 |
2000.9 |
网上性行为:虚拟空间对人性的检验 |
第一作者 |
《电化教育研究》 |
2001.7 |
幻象之谜 |
第一作者 |
《科学画报》 |
2001.10 |
美国新墨西哥州成为赢得处方权的第一州 |
第一作者 |
《心理科学》 |
VOL.26,NO.1,2003 |
拒绝‘非典恐慌症’ |
第一作者 |
《文汇报》 |
2003.5 |
自我保护教育何时不再成盲区 |
第一作者 |
《文汇报》 |
2003.9 |
The Campus Sexuality of the post1980’s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oday |
第一作者 |
The 2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erlin, German |
200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