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拓展资源
教师讲堂
直播回放
当前位置:特色资源 >> 经典案例

心身疾病误诊案例  
  
   

案例当事人背景:

经理、高中、已婚。因“反复发作失眠、情绪低落、自责自罪5年,伴话多兴奋、夸大1年”2000年至神经科门诊就诊。

患者于5年前因母亲去世及婚外恋感情破裂,出现悲伤、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疲劳乏力、烦躁、情绪低落、孤僻、一直休息不能上班。到医院就医,先后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症,服谷维素、百优解、黛安神、健脑合剂等,并做神经节阻滞和中药治疗。没有坚持服药物,坚持自己就是患了“植紊”,中西医、针灸按摩,不断更换治疗方法,病情时好时坏。

3年前因浮肿、面部色素沉着一个月住院检查,诊断“红斑狼疮”住院及门诊治疗半年,病情稳定,逐渐减致口服“强的松”一天一片维持。情绪再次出现低落,失眠,口干、反复吧叽嘴。重新服用百优解。情绪有所好转,一年前突然来找医生兴奋多话,讲话不让别人插嘴,见人就自来熟,对医生说,这回可好了病全好了,每天上自由市场,教他们(指小摊贩)做生意。咱们也做大生意,挣它百八十万块钱。其精力充沛,到处跑。加服丙戊酸钠,约半个月因偶然见到情人的汽车,心慌意乱,又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说自己对不起丈夫孩子,自己全完了,不可救药了,哭泣厌世,严重失眠,服安眠药30余片,被发现洗胃救治,仍服抗抑郁药,坚决不同意转专科医院。十几天后再次找医生说,自己和某元帅的儿子认识了,他是市人事局长,特别欣赏自己的才华,要投资给自己做买卖。自己弄了2张张大千的画,卖给日本人赚了几十万(元钱)。经医生动员被家人送至精神专科医院,但去后听说和精神病人在一起住,坚决不住院,又返回家中。经与专科医生商量,经家属同意在综合医院治疗。

【既往史】体健,无特殊病史可载。

【个人史】第四胎,足月顺产,幼年发育正常。中小学成绩好,性格外向,争强好胜13岁月经初潮,规则,量正常。

【家族史】母亲青年时患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脑出血。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MMPI:

Pt  D  Sc  Hs  Pd  Hy  Pa  Ma  Si  Mf  F  K  L

7   2  8   1   4   3   6   9   10  5

78  77  74  72  70  65  64  62  57  34  71  38  31

8个病理量表的平均分:70

两点峰型:72

目的:

 

掌握并运用本章关于异常行为的界定标准,了解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异常行为的鉴别与诊断标准。

 

设计意图:

 

让学生熟练掌握异常行为的社会文化鉴别标准、统计学鉴别标准、功能鉴别标准等知识点。

 

分析:

 

1、该中年女性兴奋性过高,夸张吹牛,无故情绪高思维快,行为多,情绪不稳定,言语和行为过多与少语少动,情绪低沉,孤独,悲观自责交替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周期短,转换频率快,三个月内四次典型的躁狂------抑郁交替,从病情表现,每次发作均达到了躁狂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2、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根据CCMD-331双相障碍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抑郁发作:本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相的、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观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精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仅以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严重标准】严重危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3、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1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性物质所致躁狂。

4、治疗策略:

心理治疗:(1)认知治疗。纠正病人的认知歪曲,建立灵活积极的思考方式,练习新的应对方式。(2)人际关系治疗。解决病人的人际关系问题。治疗重点不涉及防卫机制和内心冲突等内在心理结构问题,但会处理犹豫不决、歪曲的思维和社会功能损害对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3)行为治疗。对病人反复训练,达到矫正不良之目的。(4)心理分析治疗。改变病人的结构和特征,而不是单纯的缓解症状,增强人际信任与合作,提高应对悲伤等负性情绪的能力。(5)家庭治疗。帮助病人减少尤其婚姻、恋爱、家庭等事件等引发的负性情绪和妥善应对各种事件,降低疾病复发机会。

药物治疗:再普乐(奥氮平)5毫克/日,百优解20mg/日,一个月后症状缓解,维持治疗一年。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