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拓展资源
教师讲堂
直播回放
当前位置:特色资源 >> 经典案例

儿童期发展障碍  
  
   

一、一般情况介绍

小龙,男孩,今年8 岁,独生子,小学一年级,家庭基本和睦,无家族精神病史。

二、主要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专注时间极短,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上课总走神,学习成绩差,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话充耳不闻,讨厌学习,认为学习是件累人的事,在活动中表现霸道,常常与其他儿童争抢玩具,或是打架。几乎每天都被老师批评,人际关系不良。他不懂与人相处,易发脾气,经常被人告状。不乐意听取同伴与老师的要求与建议,有时会故意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想象力丰富,喜欢听故事,但自己阅读困难,总是读得结结巴巴,丢字或丢句子。没有耐心,经常草草收尾,并且每次结尾都有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个人成长史

爸爸、妈妈都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奶奶是中学教师,家中还有姥姥姥爷退休在家。两个大家庭同住一个城市,并且只有这一个小孙子,很是宠爱。什么都给最好的,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会千方百计的满足他。穿衣服和鞋袜时,只要一伸手爷爷奶奶就给穿上了。他的玩具每个屋子都有,并且摆的哪儿都是,从来不收拾。有时上学去书包里也装着玩具。爸爸经常不在家,小龙对妈妈很依赖,但妈妈工作忙,只能晚上才回家。辅导作业基本由奶奶完成。周末休息时妈妈看着他写作业,发现写作业慢就很生气,有打骂现象。因此很讨厌写作业,认为这是大人给的任务。爸爸经常以“悬赏”的方式刺激他学习,有时候是吃西餐,有时候是一个超炫的电动玩具,有一次答应带他去香港迪士尼玩,由于临时有任务没能实现, 小龙一直很生气,说爸爸不讲信用。

上学后学习成绩很差,处于全班的下游水平,读课文常常丢字落字,经常把8 写成3,6 读成9,写字慢吞吞并且大小不一。家人和老师都发现他很聪明,玩游戏总是很积极,但不能提学习,上课时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身体总是动来动去,状况百出。老师反映他上课总是跑到桌子底下去捡橡皮,有时一节课橡皮能掉十多次,从第一排爬到最后一排去捡橡皮,有时候明明掉的不是他的东西他也会去捡。并且不尊重老师,对老师让他回座位的要求不屑一顾,经常弄得全班同学哄笑不已,批评罚站都用过了也无济于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写作业总要家人陪着并且每天都要写到11 点,并且频繁地上厕所。无论是吃饭还是起床,不叫上五遍以上绝对不理。他的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会给这个同学一拳头,一会又把那个同学推到了,左打同学一巴掌或右踢同学一脚,令人生厌地玩弄同学的东西。

四、评估与诊断

小龙的各方面表现,是典型的学习障碍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国目前对于学习困难作了如下的界定:

1.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即智商处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在学习上确实存在着较严重的困难,学习成绩与自身的潜力存在显著的差异;

2.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既可以是知觉缺陷、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失读症、发展性失语症,也可能是情绪长期不稳,环境或教育不利;

3.学习困难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拼音、推理或数学计算方面能力不足,注意范围狭小,持久性短,社会交往有困难,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童智力水平正常,精神状况无异常,但在学习上确实存在读写等方面的特殊困难,注意力持久性短,社会交往困难。综上所述,因此诊断小龙为典型的学习困难(学习障碍)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同时建议做脑功能的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患。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该童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矫正错误认知,激发学习动机,

2.进行阅读训练和写字执笔练习。

3.进行注意力训练,及学习方法的学习,提升抗干扰能力。

4.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较为合理的人际交往系统。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1.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能独立完成作业,

2.注意力较为集中,持续时间延长到一节课,

3.上课坚持不乱动,提升抗干扰能力。

4.阅读能力与写字能力达到同龄儿童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