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拓展资源
教师讲堂
直播回放
当前位置:特色资源 >> 拓展资源

青春期厌食症要重在预防  
  
 

最新临床调查发现,厌食症患者有四成是15岁~19岁的女性。其中许多是出于对美的追求,采取节食、诱吐等减肥手段,直到饮食欲望与身体机能双双被破坏,从而患上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难以根治,容易复发,而且可能耽误青少年最重要的发育、生长。”专家提醒,家长需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并且关注他们的饮食习惯。

 瘦骨嶙峋仍嫌自己胖

“厌食症是一种‘富贵病’,目前我国患厌食症的人群越来越多。”广州军区总医院门诊部主任崔伟历表示,引起厌食症的原因主要有生物、社会和性格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如病人由于长期过度节食,体内的五羟色胺系统普遍偏低,很容易引起厌食;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审美观大环境引起节食减肥浪潮,这些都是厌食症的诱因。另外,据观察统计,患有厌食症的病人一般性格较为内向,喜欢独处,为人固执,过分追求完美。而在临床咨询师看来,根据厌食症高发人群的特点来分析,社会因素应为主要诱因。

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高曲文说,厌食症多发生于城市少女。统计表明,近年来大约有40%的厌食症患者为15岁~19岁的未成年或年轻女性。“患者最主要症状是没有食欲,没有胃口吃东西。患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即使已经很瘦了,还老是觉得自己很胖。”他介绍,曾接诊过一名16岁女孩,身高有164厘米,但体重却不到30公斤,瘦骨嶙峋的。“走进诊室时,整个人都病恹恹的似乎风一吹就会倒,体质已经衰弱到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但她仍嫌自己胖。”该女孩竭尽全力采用各种方法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吸收,日常坚持不吃主食、肉食、鸡蛋或牛奶;自行在进食后诱吐;服用泻药或利尿药等加快食物代谢,并且拼命运动,最后被家人强行送到医院。

“如果不接受治疗,她最终会因极度营养不良造成各脏器衰竭而死。”高曲文介绍。据美国精神协会的诊断统计,总体水平而言,厌食症患者的体重往往低于标准人体体重的15%,大部分厌食症患者的体重是低于正常人、属偏苗条型的,但由于错误的观念而导致持之以恒厌食、减肥。

 青春期厌食严重影响发育

台湾明星大s在《美容大王》一书中曾感慨地承认高中时为减肥,把身体搞得非常差,尤其是肠胃,而且还影响发育。和大s一样,现实生活中因为盲目减肥而患上厌食症的少女不在少数。“青春期的女性,性意识开始觉醒,非常在乎自身外在形象和对异性的吸引程度,现在‘以瘦为美’之风又十分盛行,这种社会文化影响着许多青少年,使青少年走极端追求苗条,为减肥导致肠胃变差,最终患上厌食症。”高曲文介绍。。

崔伟历表示,厌食症患病后有一定的死亡率。由于年轻女性占据厌食症患者半壁江山、年龄都集中在未成年或刚成年阶段,所以咨询师将此群体患病视为“青春期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多是由于过重的心理压力与不正确审美观导致。”专家指出,某些与青春密不可分的职业,如舞蹈演员、时装模特等更是为了迎合工作需要,不惜刻意减肥。

“最初,病人只是为了‘减肥’而少吃少喝,渐渐却形成强迫观念,甚至不吃不喝,其后果造成体重严重下降,患上厌食症。”高曲文指出,厌食症对人体危害极大,尤其是仍处在青春发育期的患者,身体器官受到损坏,哪怕病情好转,其功能也无法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很可能在“黄金时期”中耽误自身生理发育和成长,甚至造成不可逆后果。

 饮食不健康也会引起厌食

广州军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邱小文表示,除了心理精神上的原因导致刻意减肥,现代都市人群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很可能会导致厌食症产生。邱主任指出,都市人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为了省时省事,常常食用快餐食品,或者直接以零食代替正餐,而且在食物中多以冷饮、煎炸、膨化食品为主,久而久之,由于营养不均衡、摄入食物单一化,必然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厌食。“这就要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营养结构,保证营养的均衡搭配,更要注意三餐的按时进食。”邱小文表示,合理安排食谱、饮食规律健康,是防止厌食的关键。

 预防厌食要多管齐下

高曲文介绍,厌食症具体诊治方法需视患者病情而定。“病情严重者必须入院接受心理咨询师、专科咨询师及营养师的观察及诊治,再配合行为治疗,使其体重渐渐回升。如果病情不太严重,在心理咨询师辅导下也可康复。”专家指出,不少患者必须配合药物使用,同时在心理和精神上调整、改变自身状态,扭转到正确、健康的审美标准上,才能避免再度产生厌食。专家强调,厌食症治疗周期长,难度大,一旦患病很难根治,而且非常容易复发。“大部分病人在最初会抗拒治疗,通常刚开始被强制要求在病床上静躺输液,在餐后一个半小时内,患者不可以下床,上厕所必须由护士或家人监护,原因只有一个,怕她们把刚吃进去的东西又吐出来。”高曲文说。

专家们提醒,“青春期厌食症”重在预防,父母应教育子女以健康为美,更要及时制止刻意节食减肥情况的发生。由于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患上厌食症,而家人由于生活忙碌或不常一起用餐,而忽略病人早期病情,等到发现时,往往病情已发展迅猛。“引导孩子具备健康的审美心理、多关注他们的饮食习惯、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这些都是有效预防厌食症发生的重要前提。”高曲文说。

引自http://www.zixunshi.com/chxlzx/xlysza/1412.html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