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基本信息 |
|
姓名 |
郭秀艳 |
性别 |
女 |
 |
出生年月 |
1970 年 4 月 |
最终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教授 |
学术职务 |
《应用心理学》杂志编委
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理事 |
电话 |
021-62232908 |
传真 |
021-62652591 |
E-Mail |
xyguo@psy.ecnu.edu.cn |
通讯地址(邮编) |
上海市中山北路 3663 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200062 ) |
研究方向 |
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
|
|
二、近五年来的教学情况 |
1)讲授的主要课程:
① “实验心理学”理论课,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授课2学期),从2002年2月至今,心理系本科生,共7届,约300人;
②“心理学研究方法 ”,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从2003年9月至今,硕士研究生,共5届,约30人;
③“ 实验心理学进展 ”,专业课,3学时/周,从2001年9月至今,硕士研究生,共8届,约98人;
④“ 心理实验设计 ”,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从 2004年9月至今,硕士研究生,共5届,约40人;
⑤“ 记忆心理学 ”,专业课,3学时/周,从2004年2月至今,硕士研究生,共5届,约30人。 |
|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共 7 届 15 人;组织本科生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双线虚拟主机 |
|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① “内隐学习的特征和机制”(200401-200812) 教育部
② “中小学生错误记忆的防治研究”(200601-200812)教育部 |
|
4)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① 内隐学习研究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1
② 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1
③ 内隐学习的回顾与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 2004.2
④ 内隐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上海教育科研》 2004.7
⑤ 内隐学习的主观测量标准《心理科学》 2005.5
⑥ 神经网络模型对内隐学习的探索《心理科学》 2006.2
⑦ 内隐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心理科学进展》 2006.6
⑧ 汉字错误记忆的形、音编码差异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2
⑨ 学习和记忆的个体差异研究进展《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 |
|
5)获得的教学表彰 / 奖励:
① 2001 年,参与的 “ 国家理科基地《心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 (第二完成人)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上海市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特等奖。
② 2004 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
③ 2005 年专著《内隐学习》荣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④ 2006 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一等奖。
⑤ 2007 年,教材《实验心理学》荣获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
6)从事网络教育的经历
郭秀艳教授从2004年至今,主持了华东师大应用心理学专业网络教育学科建设工作,参与了学习资源建设规划,并主持开发了《实验心理学》网络课程、课程学习大纲、练习测试题库等网络学习资源;同时直接参加了该门课程的面授、视频授课、在线答疑和实验指导等教学辅导工作。 |
|
三、近五年来的科研情况
1)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①“基于人类认知的机器学习与知识处理技术”(2007-2009)子课题负责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
②“中小学生错误记忆的防治研究”( 2005-2008 ) 项目负责人教育部
③“儿童、青少年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子课题“学习的内隐过程与机制的研究”
(2005-2008)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
④“记忆的抗老化研究”( 2005-2008 ) 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
⑤“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研究”( 200401-100612 ) 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 |
|
2)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① 郭秀艳 误导信息干扰引发的错误记忆研究 《心理科学》 2007.4 (第一作者)
② 郭秀艳 神经网络模型对内隐学习的探索 《心理科学》 2006.2 (第一作者)
③ 郭秀艳 内隐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06.6 (第一作者)
④ Guo, XY Double-dimensional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implicit learning under SRT paradig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5 (独立完成)
⑤ 郭秀艳 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 《心理学报》 2003.4 (独立完成) |
|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 奖励:
① 2006 年,论文“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② 2004 年,被评为上海市曙光学者。
③ 2004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④ 2003 年,《内隐学习的理论和实验》被评为 全国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
⑤ 2008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