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讲堂
01 绪论
02 政府的角色
03 政府组织
04 公务员制度
05 行政领导
06 行政决策
07 行政执行
08 依法行政
09 行政监督
10 政务公开
11 行政问责制
12 行政效率
学习内容 >> 第三章 >> 3.3 大部门制改革

案例: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08年3月15日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今天上午的全体会议应出席代表2987人,出席2966人,缺席21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经过表决,对该方案赞成2744票,反对117票,弃权99票。

据此前披露,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具体内容包括:

(一)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政策,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同时,组建国家能源局。将国际发改委的能源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及机构,与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核电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划入该局。

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不再保留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将国家发改委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工委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该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四)组建交通运输部

将交通部、中国民航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该部管理。保留铁道部,继续推进改革。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该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六)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根据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管理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这次机构改革引人注目的是新组建的五个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也被称之为“大部门制改革”

一、什么是大部门制?

大部门体制也称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案例:国务院机构改革

改革前

改革后

改革前

改革后

外交部

外交部

监察部

监察部

国防部

国防部

民政部

民政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财政部

教育部

教育部

公安部

公安部

科学技术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水利部

水利部

国家安全部

国家安全部

农业部

农业部

司法部

司法部

商务部

商务部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

文化部

文化部

建设部(裁撤)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新建)

卫生部

卫生部

交通部(裁撤)

交通运输部(新建)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信息产业部(裁撤)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建)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人事部(裁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建)

审计署

审计署

劳动保障部(裁撤)

环境保护部(新建)

铁道部

铁道部

国防科工委(裁撤)

-

一、什么是大部门制?(续)

案例:国务院机构改革(续)

国务院机构改革一览表

调整后的部委名称

合并或包含的原部委

新增下级机构

隶属关系调整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发改委(部制不变)

国家能源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交通运输部

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

国家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

 

环境保护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设部

 

 

卫生部

卫生部、药监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图解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基本特点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大部门制改革的核心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务院2008年以前的66个部门中,职责多达80多项,仅建设部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门、水利部门、铁道部门、国土部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另外,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涉及14个部委。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过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因此,必须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而不仅仅是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虽然这些是政府机构改革中最基础性的工作。推行大部制同时就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从而使得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

四、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意义

实行大部门制,就是在行政机构设置中,把多个部门分别承担的相同或者类似的职能归并为一个部门履行,减少部门职责交叉事项和多头管理,变部门之间协调为部门之内协调。这既可以精简机构,又可以减少部门间的协调困难,还可以提升政府的公共行政效能和水平。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无庸讳言,制约科学发展的行政体制机制因素还相当突出。主要是:机构设置中部门过多、管理分散,部门职责交叉、政出多门,权责脱节,既不利于政府职能的正确行使,也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妨碍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十二五”时期,促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完善行政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大部门制改革,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可以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实现中国特色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郑重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实现上述“三个转变”、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大部门制是一种合理设置机构、优化职能配置的政府组织模式,有助于克服行政体制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能够形成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制度,从而顺利实现到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的既定改革目标。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伴随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此带来了各种群体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新变化,特别是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心态、新的社会矛盾等。比如,在城乡人口流动大潮中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如何加强城乡统筹,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就需要加强综合部门的协调管理与服务。社会结构演变,对政府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对政府治理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行政改革提供体制支撑。实行大部门制改革有利于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从而有利于加快健全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实行大部门制改革,不仅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运行机制,而且可以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决策水平,还可以整合公务员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因而是推进政府管理科学化的过程。可以说,大部门制改革是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必由之路。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无论大小,一般都是实行大部门制,政府部门大都保持在15—20个之间。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行政成本较低,行政效率较高。我国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有利于建设高效、节约、责任型政府,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