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讲堂
01 绪论
02 政府的角色
03 政府组织
04 公务员制度
05 行政领导
06 行政决策
07 行政执行
08 依法行政
09 行政监督
10 政务公开
11 行政问责制
12 行政效率
学习内容 >> 第十二章 >> 拓展资料
  GDP:“慢下来”的张弛之道

“在全世界,人们都叫我GDP,我的英文全名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s,中文叫国内生产总值。我是一把尺子,衡量着所有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表现。我是一个重要的数字,但任何数字都有它的陷阱。我反映经济增长率,但并不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不计算经济增长背后的各种成本。”以上是GDP先生的自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漂亮的GDP数字下暗藏陷阱,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形成了强烈的“GDP崇拜”。这是因为按照传统的政绩评价体系,GDP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方官员的政绩得分。

目前,GDP色彩正在逐渐被淡化。根据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披露的目标,未来五年内,全省GDP年均增长8%以上。这个数字略高于全国预期目标,低于国内很多省份的预期目标,也比广东“十一五”规划设定的9%增速有了明显下调。

GDP增速“慢下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慢,不是退步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十二五’期间,东莞GDP的年均增幅将定为8%。”日前,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的话,引起了外界的种种猜想。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东莞就像一列高速奔跑的列车,保持着GDP年均增长18%的速度。当列车遭遇“金融危机”后,速度开始减慢。2009年,东莞经济经历了GDP增长5.3%的低位运行。2010年,东莞的GDP增速恢复到 10.3%。

金融危机这两年,是东莞改革开放以来GDP增幅最慢的两年。面对压力,刘志庚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已经奔跑30年了,你不放缓速度好好检修一下,给它加油,以后怎么来继续加快发展?”东莞主政者的言语之中,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东莞逐步淡化GDP,更加注重结构是否得到调整,经济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